关于我们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
新闻

学生故事八| 我相信我能飞翔

2017.05.10

廖梓钧(Jimmy LIAO)

                                                           华附国际部高三学生,在16/17海外大学申请中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罗切斯特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华威大学等多所海外院校录取。

 


      梦   想


在落日的余晖中,我驾驶着一架塞斯纳172盘旋在塞班岛上空。从小就与飞行结下不解之缘,参加小型飞机驾驶培训的经历更让我坚定了飞行的梦想。我喜欢航展上放荡不羁的引擎轰鸣和壮志凌云中飞行员的飒爽英姿。

航空工程的独特魅力在于科技与时尚的融合。飞机的每一个设计细节既是严谨的计算与评估,又是美感的完美诠释。不同的设计代表着工程师独特而又多样的审美和匠心,让人玩味。很庆幸自己能够碰上梁谦和钟一山这两位同样痴迷于飞行的学长。在他们的带领下,我通过模拟器学会了操作民航客机。通过模拟飞行这个社团,我也尝试让更多的同学领略航空工程的魅力。在伦敦国际青少年科技论坛上(LIYSF),我有幸参观了空客和罗罗发动机公司的工厂。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对飞机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闲暇时,我喜欢在跑道旁边拍摄飞机起降。 看着身披不同涂装的飞机从同一条跑道上起飞,转向,飞向各自的目的地,我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我的方向在哪?而我应该往哪里飞呢?

初中的我是一个中规蹈矩的人,不擅长社交也喜欢遵守各种条条框框。正是因为我的这些性格特征,我曾被贴上不适合出国的标签。当父母终于同意我从执信转到华附AP以后,真正的适应却让我花了很多时间。

刚来到华附国际的时候,擅长于遵守各种规矩的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自在。没有老师看管的自习课,形形色色的同学,一切都显得如此陌生。不擅长社交的我不能融入到一个如此多样的环境中,于是我开始封闭自己,思考着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的问题,甚至幻想着有一天我还能回到执信。这种挣扎导致了一落千丈的成绩和与父母的不断冲突。在我的印象中,高一是在这种失落与迷茫中度过的。 



高一的暑假,我参加了一个小的课题项目,尝试用电磁感应的方式让减速带发电。在一位广州大学的教授的带领下,我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这段经历让我更加近地领略到工程的魅力。

我渐渐从高一的失落中觉醒,开始积极应对高二五门AP的选课。在努力一段时间以后我找回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并以全A的方式完成了高二的学业。在所有AP课程中,AP英语与语言这门课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我第一次接触到人文教育的理念,对人文和社科产生了兴趣。而我更感兴趣的是科技与社会的结合: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对社科和历史有相当的了解,只有这样他才能将自己的才能与社会的诉求与期待结合起来而设计出有意义的产品。我更敬佩文艺复兴时“Renaissance men” 的理念—艺术家也可以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学科之间的互通让我欣喜若狂—工程师从艺术中汲取设计灵感而物理本生就可以被理解成哲学的分支。我开始放开自己,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人。捡起许多年没碰的萨克斯管并在圣诞晚会和国际日上表演。


高二的时候我参加了Pioneer项目。课题是傅里叶变换—一个大二的电子工程系学生学习的内容。这个宝贵的经历让我体验到学习工科的难处:从零学起的电脑编程和双变量微积分让我十分吃力。Pioneer项目占据了我大量用来准备标化的时间,在高二结束的时候我的SAT和ACT都没有考到想要的分数。这最终导致了我在夏校申请上的失利。

我最终去的夏校(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在一个人口不到2000的小镇上。作为夏校里的唯一一个中国籍学生,我体会到了来自白人“us versus them”的歧视以及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坐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难以融入的我在眼泪中默默告诉自己美国梦代表的不仅仅是繁华与包容,更可能时寂寞与孤独。

回国后,我开始积极的选校写文书。在AP Language课上打下的写作基础让我奇迹般的只用了两稿就写出了一篇令我引以为傲的主文书。然而我在标化上却连连遭到失利—直到12月份才拿到ACT 34的分数。 在被ED和EA的学校拒绝或者waitlist以后,我再次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直到被乔治亚理工和帝国理工录取,我才感到一丝欣慰。 



我想从我主文书中的内容讲起。

在一次潜水的经历中,我突发奇想: 在水下看岸上的物体的时候,光的折射现象会让岸上的物体“变高。”如果一个物体的高度随着观察者的角度而变化,那么我们常说的长度似乎失去了意义。我联想起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的扭曲让科学也成为了一种“主观“的学科。 而我们平时强调的“真我”或许并不存在。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一个人的目标以及思维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很多人强调一个找到“真我”的过程,而真正的“真我”或许并不存在。当你感到迷茫时,不如从手下的每一件事情做起,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理念。以更开放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包容地接受这种多样性以及这些多样性给你带来的冲击从而让自己变成一个更有意思的人。

对于学工科的同学,我想说:工程师也需要学好文科和社会科学。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或许会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启发。

对于高一的同学,我想说: 当你感到迷茫时,不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考试做起。路有时是越走越明的。

对于高二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考标化的机会并且在标化与活动中取舍。

对于迷茫中的同学,我想说:连我都可以从一个胆小与封闭的人逐渐变得包容和主动,那么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以上文字来自HFI AP高三学生Jimmy,由本公众号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