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
新闻

学生故事三 | 王泽宇: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2019.03.01

HFI2019年毕业学生

王泽宇(Morgan Wang)

华附AP 2019届毕业生,初中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学校,在18/19海外大学申请中获美国TOP10约翰霍普金斯大学ED、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EA,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海外名校录取。



额马哥让我写个学生故事我就写了。


先自我介绍下,我叫王泽宇,英文名Morgan。能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感到万分荣幸。但是在此之前,我还是想要先介绍下我录到的学校(笑)。


我录了JHU,也就是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请注意不是Johns Hopkin, 也不是John Hopkins, 更不是John Hopkin。。。这是招生官来我们这重点强调过的,他不希望有人在申请JHU的时候连名字都弄不清楚。还是要希望各位以后看到JHU三个字能联系到它正确的全称,而不是啥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有就是这真的是所很棒的学校,靠自己的努力挤进全美前十啊哈哈哈。


好!言归正传,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对梦校这一概念的认识。


我和JHU的缘分,可能从我出生时就开始了。我生于新加坡(我是中国人我拿的中国国籍),但是紧随其后我父亲成为了一名交流学者,带着我们全家老小去到了美国的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巴村。而且JHU这所学校呢,碰巧,就坐落在巴尔的摩。本来我们有可能就这么一直留在美国,但是巴尔的摩这个地方成功地把我的父亲弄自闭了,最后在我三岁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国内。


我从小就没什么兴趣,除了学习和学习打游戏,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我父亲的实验室里溜达。在他的实验室里,我见得最多的就是他对学生的实验不满意而破口大骂,第二多的就是他推荐学生出国深造。他常常举自己作为例子,大致内容就是“尽管我自闭了,但那是一段非常值得的经历。”我当时就在想,国外的学习生活能有怎样的魅力,让人趋之若鹜。


在我初三那年,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举家迁往广州。在此之前我参加了华附的自主招生考试。However, 这场考试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广州与合肥之间的教育差距。。。除了语文考试我还能瞎写些东西上去,其他三张试卷我啥都写不出来。值得庆幸的是,我当时还顺便(真的是顺便)考了HFI的入学考试,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拿了录取。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就两条路,华附普通班和HFI。我心里就琢磨,不如去国际部开辟新的道路吧。就这样,我在2016年夏天来到了国际部,成为了一名高一新生。这也成为了我认为我在升学阶段做出的非常正确的决定(就是吹HFI不服憋着)。


高一的某一节升学指导课上,老师们第一次为我们提出了梦校的概念。何谓梦校,梦校就是我们最想去,最想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升学目标。我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学校,就是JHU。一开始我就这么想:JHU啊,是个多么牛b的学校啊。我爸天天在实验室呼风唤雨,高考状元到了他手里都被制得服服帖帖的,被骂个狗血淋头还只能说:“是是是王教授我这确实想得还不够周到我回去再改改。”这样的在我心中被无限放大的人,能被那个学校,那个城市给整自闭,那我要是从那毕业了,出来岂不是他还强?就这样,JHU成为我第一个憧憬的学校。


但是,当我对高一美丽温婉颜值高腿长就是说话特别的恶毒的Wendy老师说起JHU时,她直接反手给我推了个拿到JHU offer学姐的微信。那位学姐开头两句话,差点也把我整自闭了。她大概是这么说的:“啊我申的哲学系,文科生,现在在Brown。”(学姐看到不要打我!我没中暑也没自闭!)当时我听到文科两个字,我就懵了。要知道,我是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更细一点我是学生物和化学的。高一的EAP,高二的AP Lang,高三的AP Lit,各个都是我的自闭小课堂。紧随其后,我调查了国内JHU的录取情况,发现百分之八十拿到offer的学子,都是文科或者社科进去的。我当时就纳闷了,咋这么多文科社科学生要申请JHU这个以理科——尤其是生物医学工程——而出名的学校?这个疑问,就一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直到高一暑假,我的梦校还一直是JHU。


高一的暑假,我申请了JHU的夏校,但是出于没有SAT的成绩,我只能申到类似于introlecture的课程。到了巴尔的摩,我对于JHU的憧憬被粉碎的干干净净。没有我想像的高级学习,没有我想像的外国大城市,巴尔的摩就是个村,巴村,里面有个被黑老哥聚集地包围的学校,叫做JHU。JHU的两周并没有让我结交任何新朋友,或拿到任何老师的推荐信,反而让我觉得,JHU,不过如此。(现在回头看看可能是我因为选择的夏校不是真实大学课程而是真的水吧。。)在回国之前,我顺便走访了美国东北部的其他知名高校,其中的一所,带给了我完全不同于JHU的感受。


康奈尔大学。


尽管坐落偏僻,不是啥大城市,但是我在这里见识到了我心中大学该有的样子,高级的设施,广大的校园,美丽的风景,和一堆来自中国拿到康村录取的理科大学生。我坐在康村的长椅上,就在那里想:能来这里就来吧,稳赚不亏。JHU就被踢下了我梦校的位置,那里换上了康奈尔。在那以后的高二一整年,我都是以康奈尔作为升学志向在努力的。但是这一切,又在高二暑假发生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高二的暑假,我在哥伦比亚医学院的实验室里待了三个星期,那里的学术气氛让我感到梦校非哥伦比亚莫属,我又想把我的ED机会交给Columbia。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不开心了。啊摩根你这样三心二意的一会说自己梦校JHU一会又说康奈尔一会又说Columbia,你是不是一去哪个学校就换个梦校啊,那你咋不去哈佛去普林斯顿?对于这些,我只能说,无可奉告(雾)。我的情况是,我真的对这些大学没有过于深入的了解,而且它们给我的第一印象比JHU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在迷茫中,我不知道该怎样做出选择。


真正推动我做出ED决定的,可能还是我们的校内竞争和我自己最开始的理想吧。我原本想要ED哥伦比亚,但是当我去翻看了下naviance系统里哥伦比亚历年的录取情况。呵,不看不要紧,一看我湿了。GPA满分SAT1580都录不了,那我真的是打扰了呢。不匹配,就这三个字。哥伦比亚在我看来是高傲的,我不可能拿着我的成绩去对它发起冲击。我庆幸当初没有冲动的做出选择,要不然现在我可能还在修仙文书局。


至于康奈尔,高三的我看它就像是在看一个phantom。我根本不了解这个学校啊!我只知道那里风景好、人多,仅此而已。我进去能做什么,Cornell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我都不知道。大家吹捧的Cornellnotes,我也是根本没见过。我没法把我的未来拿去进行这样的一场豪赌。


最后,我想到了辣个大学!JHU!它给我的第一印象确实就是个村,但是回头一看,在一众大学里,它是我最了解的那一所。我知道那里有全世界最好的BME,那里的homewoodcampus外三个街区就是黑人区,那里有我认识的老师,熟识的校友(2018届HFI毕业生邓某,主修politicalscience),那里其中一个饭堂和猪食没啥区别。我不得不承认,我对JHU的了解优于其他任何一所大学。心中理想的大学里生物和化学还过得去的大学筛选后也就剩下那么几所。哈耶普斯申不上,哥伦比亚竞争不过,Cornell不了解,那就,JHU吧。


说实话,在我跪着递出申请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做的决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只知道,我了解这所大学,and I hold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my choice. 有些人可能是照着大学排名来申请,有些人可能是照着专业排名来申请,而我可能是照着我对大学的了解来申请吧。EDEA阶段我也准备了不少学校,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录了最好,没录就RD哈耶普斯搞一波事情,然后从EA学校里挑一所。事实也证明,我大概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吧。录取通知书不是那么正式,也没发邮件告诉我被录了,只有凌晨四点我自己去查的一个“welcometo JHU 2023”的title吧。这份录取没什么实感,我只知道我进入了我最了解的大学,接下来,就要让它开始了解我了。


我觉得吧,作为申请海外大学的学生,我们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可能就是ED的择校。而这个选择,就应该拿去给我们的梦校。梦校不一定是排名最高、学术最强的那所,但一定是你最熟知、最了解的那一所。我还记得高二的暑假咱国际部给新一届的考生们弄了个什么校友面试,我过去帮忙(旁听),其中就有个学生被问到最想去哪所学校。他张口就是哈佛耶鲁,然后再问为什么会喜欢那所学校,嘎吱哑火了,啥也说不出来,最后支支吾吾的说因为这所学校好啊。我理解,在没有进入国际部之前,学生们确实对美国的大学了解甚少,但我还是见不惯说喜欢哪所大学但是说不出喜欢什么地方的行为。


来到国际部,要学会做梦。梦一个你喜欢的学校,然后反复做这个梦,去了解这所大学,最后想办法让这个梦成为现实。三年申请途中,我们都会迷茫,都会有新的目标、新的理想,也许也会有新的“梦”。我是幸运的,我最终回到了我一开始的梦,走向我热爱的学校。若我梦碎,我也许能写出更精彩的学生故事?但谁知道呢,申请季,不能回头。


洋洋洒洒写一大堆,也就是个没啥好说的理科生讲了个没啥意思的故事。仔细找找里面肯定还会有成吨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不喜勿喷,告辞。



文字 | HFI Y12 王泽宇

版权归原作者  |  本公众号整理编辑  |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