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HFI二十周年特刊家长征文选登⑩|《选择》

2024.09.30

又一次出发,又一次送别。


这个未上小学就把自己第一个电子邮箱命名为linboshi的小子,终于走上到太平洋彼岸读博之途。


出发去读博


当我踮起脚尖看着小子的身影消失在机场国际出发口安检门,我不禁回想起八年前我悄悄尾随小子目送他走进HFI考场的那一个下午。


自小生活在“双鸭山”大学校园的小子,得益于老爸在大学教书,顺理成章、毫无压力地从大学附属幼儿园一直读到附属初中。他略有数理天赋,小学四年级起数学老师就默认他数学课可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六年级就自学编程,初一下学期就去广州市图书馆借阅微积分读本。但语文却是一塌糊涂,阅读和作文均讨厌按套路答题,得分可想而知。初二就看《一九八四》和《追风筝的人》,带着小伙伴与脾气古怪情绪易失控的班主任“斗智斗勇”。对于这个“非典型的问题学生”,去哪读高中,才能让他扬长避短,天赋不致压抑埋没,成为困扰我的难题。


读体制内高中,走高考的道路?这个“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小子,在算总分的高考游戏规则下,会相当吃亏。高中三年,常规做法都是拿两年来备考刷题,这个求知欲强自由散漫讨厌重复的小子,如何熬过去?


出国读高中,当低龄留学生?未满18岁,身心皆不成熟,远离父母到异乡求学,万一走了歪路,我们又鞭长莫及,情可以堪?风险太高。


机缘巧合之下,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位HFI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流利的英语、深刻的思考、开放的眼界、通畅幽默的表达,特别是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朝气和自信,像一束光打在我身上,噢,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孩子高中毕业时的样子!国际高中,也许是一个适合小子个性和能力的不错选择。


古人云: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改开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如何托举孩子进入更高轨道,拥有比我们当年更精彩充实的青春岁月,从而实现“后浪胜前浪”的中国梦,实现代际的连续性提升?让孩子从国际高中走进海外大学,也许是一个现实可行的路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荡年代,一个语言无碍、经历丰富、接受过国际教育、了解中西文化的孩子,可在更多的地域、更广的范围选择他们的人生之路。


实地走访HFI,参加HFI的招生宣讲会,在被Ford黄校长培养世界公民的全人教育理念打动的同时,也踌躇于仿佛时间倒流20年的教学设施。和小子讨论各种出路利弊,他终于答应去参加HFI入学试,但要原生态上考场,体现自己的真实水平。HFI入学考试,只考数学和英语,恰是小子擅长。问小子,HFI的硬件条件很一般啊,特别是男生宿舍,怎么看?小子白了我一眼,说:宿舍差有啥关系?老师同学的水平更重要。


2016年8月,小子如愿走进奥翔楼,开启他的HFI时间。在HFI自由平等宽容多元的氛围下,每一个毛孔都自由散漫的小子如鱼归大海、如鸟入深林,所迸发的能量和所进行的神操作让我目接不暇,甚至有晕眩感。



高一暑假参加ROSS数学夏令营(创办于1957年,面对高中数学爱好者、以数论为中心的美国著名夏令营)中国营,高二暑假作为初级辅导员参加ROSS美国营。Think deeply of simple things的教学理念、教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学方式让他心醉神迷,数学世界的奇妙让他仿佛爱丽丝梦游仙境(当语言还不足以表达心里的激动,便购买五颜六色的ROSS营服留作纪念),最终选择纯数学作为大学深造方向。


锲而不舍,如打怪通关一般,逐项满足高级微积分任课老师提出的“苛刻”条件,终于在高二时就得以选修高级微积分课(按HFI规定,这门课原则上只开给高三同学),并取得A+成绩。


三年时间,参加了14门AP考试,12门(包括欧洲历史、美国历史和艺术史)拿到5分,2门拿到4分。


突破师兄师姐们选择线上面试的旧有做法,选择到牛津大学参加现场面试。下午结束最后一门考试(任课老师特许他单独提前考),晚上就独自一人登上赴英航班。还把牛津申请和录取的经历用流水账记录下来,发在了知乎app上。(他现场面试的经历和结果促使HFI调整了高三上学期的考试时间表,避免时间冲突,方便申请牛剑的同学选择现场面试。到了2020届,HFI获得牛剑面试资格的同学都到校面试,其中有七位同学获得了剑桥的录取,这是后话。)


同时担任编程社和数学社社长(数学社是联合社长)。为小伙伴们使用Google等境外网站、为兄弟社团的商业大赛、为HFI活动在B站的直播提供技术服务;与数学社的社长们一起给师弟师妹开数学讲座,分享学习心得,一起备战AMC和AIMC(美国数学竞赛)。


在戏剧选修课的结业考上,粉墨登场,参演英文话剧《Almost, Maine》(美国剧作家John Cariani作品,该剧通过九个短篇故事探讨了爱情与失落的主题。嗯,爱情,在HFI是一个可以公开谈论的话题。学会爱,对年轻人多么重要)。2018年申请季的冲刺时刻,小子居然忙里偷闲和几个同学现编现演一台戏,在学校圣诞晚会上吐槽HFI的学习生活。


舞台剧照


小学初中时甚少谈及学校生活的小子,自从进了HFI,话多了不少。


开学没两周,就跟我们说教数学的Susan老师可厉害了,硕士读的是数学竞赛专业,我给她的数学难题,几乎秒解答,服了服了。又过一周,又跟我们说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完全不一样,Rachel老师不仅教他们其然,还教他们其所以然,化学课上得好解渴。还有Mary老太太,复杂的物理现象,被她一分析,便可洞若观火。教生物的Lillian老师,原来是个大学霸,差点拿了博士学位。


我问他为嘛平时一直带着耳机,他回答:“我们Wendy老师说了,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英语,练听力,背单词。”SAT考试前夜,小子迟迟不肯睡觉,说在等Delia老师对他作文的批改意见。我有点疑虑,已经快晚上10点了,老师会回复吗?小子说,老师现在飞机上,等航班落地,就会发批改意见过来。果然,10点半,Delia发来了批改意见,还鼓励了小子一番。小子安然睡去,第二天正常发挥,拿到了1560的分数。


有一段时间,小子苦恼于托福的口语部分怎么都上不了25分(他其他部分均已满分,但牛剑卡梅和芝大均要求每个部分的小分不得低于25分),我问他是否需要报读一个培训班突击一下,小子说不用,有Helen老师呢,她会帮助我。在HFI老师的魔法之下,小子的英文突飞猛进。AP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的外教M老师,居然在他的作文上写下这篇文章blow him away的夸张评语。


进入申请季,Yuki老师不仅给小子专业指导,还充分包容他这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对自己吹毛求疵的习惯。蒙上天眷顾,小子最终获得牛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录取。


2019年出发去牛津


入读牛津后有一次回国度假,小子忽然感叹,HFI同学比牛津同学有趣多了。牛津同学只会读专业书,好boring,哪像HFI同学那样多姿多彩、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各有所长:有能做一桌子正宗意大利菜的厨神;有沉迷写作和哲学的文科大神;有搞无伴奏合唱、沉迷古典音乐的理科男;有各种运动天才、乐器达人、声乐舞蹈精英;更不用说有一群自小博览群书的同学,耳濡目染之下,数学小子开始读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村上春树、帕穆克等作家的作品,逐步补上他的文科短腿。迄今为止,他最好最聊得来的朋友仍是HFI同学。


2019年6月,小子毕业前夕,HFI安排了一场应届毕业生的分享会。我们在台下听着孩子们分享他们就读HFI三年来的心得和收获,感觉自己好没文化好浅薄啊。他们读的书,好些书名我是闻所未闻,他们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表达的成熟和深刻,令我大脑高度紧张,都未能跟上。看来,跟不上孩子们前进的步伐,是HFIers家长的共同宿命。但是,转念一想,养育和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走正道、能独立自主生活、有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从容自信与复杂世界打交道的人吗?


分享会上发言


小子入读大学次年,便与新冠疫情迎头相撞。当大学关闭、同学们纷纷回国避疫时,小子坚定选择留在了英国。整整半年,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学院宿舍,小子读书拉琴,自得其乐。当疫情略有缓解,则和小伙伴们到周边徒步旅行,以山川田野陶冶性情。食堂关闭了,出国前对厨艺一窍不通的小子,跟着app学会了做菜。等到2021年秋季开学,得知仍不能恢复线下教学时,毅然选择回国gap一年。历经千难万难,赶在护照到期前回到国内。去农场打工换宿、到泸沽湖搞人类学田野调查、在丽江禅院禅修,去深山老林徒步,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小子在一年里坐了18趟飞机,足迹遍及西南西北华东东北,体验了不同的生活,终于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还是搞数学。



剑桥毕业照


回到牛津,了解到剑桥数学硕士课程比牛津更有挑战、入读门槛更高(牛津给他的offer是本+硕),小子心生向往,遂选择在牛津本科毕业后转往剑桥读硕。在人才济济高手云集课业负担沉重的剑桥数学系,小子甘之如饴,找到学习数学的新方法,遇到有趣的小伙伴,终以优异成绩毕业。吹了四年欧风,小子决定去淋一下美雨,于是,踏上了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读博之途。



剑桥毕业照


离英前,小子回牛津专程向tutor道别,和housemates一起给宿舍清洁工留下一张致谢卡片,去商店给留在剑桥读博士的好朋友买个小礼物表达谢意。四年求学生涯添置的家当,最值钱的莫过于自行车了,二手来二手去,但在交付前,要把车子整利索,方便下家使用,于是乎,数学小子立马变身修车工。其他的,也是能卖则卖,暂时卖不出但可再利用的,则捐给学院留给新生。


离英前,整修单车


HFI毕业典礼有一个毕业生代表发言的环节,全体毕业生均可投稿参与竞争。小子日思夜想,绞尽脑汁,写下毕业致辞。无奈,高人云集,小子功力有限,最终落选。但他写下的文字,被我珍藏起来(哎,脱不了俗套,文章是儿子的好)。且让我选取其中一段,作为这篇HFI20周年征文的结尾:


I say, this is the essence of our education here and hereafter —

The heart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o see the options, but not to choose;

To study universal knowledge, but not skills.

Hence,I say, education — college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 is no path to occupations.

Education simply is.

Hence, let the wind and waves worry about employment.

Let us study whatever may please us, be it useful or useless.

Let us improvise where necessary.

Let imagination be always our company.

And thus

Let there be light.


好的教育是驱逐蒙昧短视偏见狭隘、给人以自由自信自立勇气的文明之光,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沐光而行,看世界,辨对错,观自我,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充分发挥其天赋和潜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拥有丰盛人生。


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曳另一棵树,从而带动整片森林;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从而遍及整个天空;是一段路连接另一段路,从而通向更远的远方。如英谚所言,You need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好的教育是土壤、是环境、是开放包容、让每个受教育者健康自由成长、充分吸收各方营养、发现自我从而成就自我的良性生态系统。


在过去20年,HFI做到了。期待未来的日子里,HFI做得更好。



作者|2019届毕业生林子泓妈妈 区健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