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首页 > 校园生活 > 心晴花园
心晴花园

心声 | 关系的形状(下)

    回顾:个体关系模式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源于其成长早期与抚养环境的互动。个体在互动中习得与外界相处的规则,继而在与他人相处时使用和重现。


常见的关系模式配对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个体会在成长过程中“活现”过往与抚养环境的互动关系。其中,比较常见的关系模式配对如下:


    

    表格中“小孩-父母”的配对在现实呈现时是相对的,也即角色可以相互转换。比如在“有缺陷、没价值的小孩-看不起人的父母”这一配对当中,个体可能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自我贬低,担心他人的评判,无法自信地进行交流,但也可能会出现习惯性地贬低和指责他人的情况。

    与此同时,这种“重复”往往建立在内心感受之上。比如切合“没人要的小孩-不关心的、自我为中心的父母”这一关系模式的个体经常会在关系里体验到“不安全”,并陷入被抛弃的恐慌当中。这种恐慌不一定源于对方真的做了什么,而是内在关系在现实层面的重现与加工。

 

成长与改变

    关系模式虽然稳定,但不是不可改变的。

    成长的第一步,需要我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应认识到,父母作为重要抚养者,哪怕拼尽全力,也不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人无完人,承认父母的不完美,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只有看见关系模式的缺陷,才有弥补与改变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当意识到自身关系模式的缺陷对过往关系的影响时,我们也可能会感到羞耻、愤怒和愧疚。此时我们需要告诉自己,固有的关系模式再糟糕,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模式。熟悉意味着可预见,也即风险可控,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只是本能地想要更好地保护自己罢了。

    接纳自身的不完美后,我们就有机会觉察到关系模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活现”。觉察,指的是我们需要以第三者的视觉去观察并反思我们当下的言行。MainFonagy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觉察与反思(而不是陷入其中或者防御地否认)能够一定程度打破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在觉察状态下,我们不把内部的主观世界直接等同于外部的客观现实,也不否认外部现实对主观体验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去反思自身体验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须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井绳的“怕”并不是因为井绳真的造成了威胁,而是源于从前被蛇咬过的恐惧的泛化。同样以“有缺陷、没价值的小孩-看不起人的父母”这一关系配对为例:在关系中,也许你总是会感觉自己“被看不起”,但实际上这可能只是你在固有关系模式中的感受重现而已。过往的习惯会迷惑你,让你用熟悉的模式去解读现实,但现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关系模式发展。所以,觉察能让我们始终保持反思与思考:此时此刻,我的感受是真的完全来自于外部客观世界,还是我惯有体验的重演?

    而改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新的关系对固有关系模式进行修复。客体关系学派认为,关系的建立既可以是“强迫性重复”的过程,也可以是不断被修正的过程。新的、良好的关系能够给予我们不一样的体验,这种关系没有形式上的限制,它可以是友谊,也可以是亲密关系,当然,心理咨询独有的咨访关系会更具专业性和修复性。在新的关系中,我们依然会重复固有的关系模式,与此同时,好的客体也将不断给予我们纠正性体验,让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发生螺旋式改变——看似回到原点,实际上每一次新体验的发生都在一点点瓦解我们对于固有关系模式的执着。改变的过程必然是缓慢的,因为哪怕固有的关系模式再糟糕,也是你最熟悉的爱的样子。改变意味着冒险,当我们习惯了带着疼痛的爱,突然有人对你说其实有舒适的爱时,我们会下意识地视它为陷阱并把它推开。我们需要在新的关系中不断体验并累积改变的勇气。当时间足够长,量变终将化为质变。

 

 

    我因为爱你,所以常常想跟你道歉。我的爱沉重、污浊,里面带有许多令人不快的东西,比如悲伤、忧愁、自怜、绝望,我的心又这样脆弱不堪。自己总被这些负面情绪打败,好像在一个沼泽里越挣扎越下沉。而我爱你,就是想把你也拖进来,却希望你救我。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本文内容主要参考并部分引用自《心理治疗中的依恋》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